刘德威向记者介绍玉米种植情况。本报记者 黄春生 摄
本报记者 詹树鸿 实习生 詹嘉鹏
近日上午10时许,初夏的阳光暖暖地照射到饶平县饶洋镇南星村一片翠绿的玉米地上。玉米地里,刘凤与几名妇女正在熟练地修整玉米秆。此时,一位中年男子沿着田埂走来,刘凤远远见到叫了一声:“老板,又来巡田了。”
刘凤所叫的“老板”,叫刘德威,是这片田地的承租者。而刘凤她们则是刘德威雇来帮忙种作的附近村民。
到了田头,刘德威指着玉米秆上结出的玉米对记者说:“这片田地虽然曾经荒废很久,但阿姐们干活很认真,玉米长势很好,再过10来天就可上市了。”言语中充满了喜悦。
从建筑工程“老板”到“作田人”
刘德威今年43岁,是饶洋镇南星村人。他从1992年就开始开挖掘机做土建工程。1996年成立了一支建筑队伍,承办工程项目。1998年,随着福建省平和、诏安、漳州等地特色农业的兴起,他将工程队拉到了这些地方承办工程业务,迅速发展成拥有8台大型挖掘机、能承办各种土建工程的建筑工程队伍。
在福建承建工程项目的10多年,让刘德威走上了致富路,同时也让他看到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成效和广阔前景。然而,每当他回到家乡,看到一片片田地因无人耕作而逐步荒废时,他感到十分痛惜。
“离我们这里不远、自然条件差不多的福建省平和县,自上世纪80年代全县掀起种植蜜柚热,让当地百姓告别了贫困,不少人走上发家致富路。”刘德威说,据媒体报道,2017年平和县蜜柚产值达120万吨,涉柚产值超百亿元。
在福建省帮种植户开荒平地的过程,刘德威逐步萌发了回家乡发展特色农业的想法。然而,由于搞农业集约化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这也意味着他将告别已熟悉的土建工程业务,进入一个新的经营领域,所以决心迟迟难下。
2013年,返乡探亲的刘德威看到家乡荒废的田地越来越多,终于下定决心回家乡搞农业集约化经营。“有些田里都长出一米多高的野草了,这些好田地不好好利用,实在是一种浪费。”刘德威说。
“干嘛放弃好好的‘老板’不做,要回家种田?”刘德威的决定一开始得不到亲戚朋友的支持。但他的这一决定却受到了饶洋镇主要领导和各相关村干部的支持,从刘德威的介绍中,大家看到了走农业集约化特色经营的发展前景。
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2013年刘德威与南星村的村民签下200多亩的承租田,利用山坡地种植从福建平和引进的优质柚子。第二年他与南星、龙兴、大楼、安全4个行政村的村民签下400多亩的承租地,并与几户农户成立了饶平县君威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始走农业集约化经营路子,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作田人”。
肤色渐黑终不悔
“农业集约化经营投资大、风险高,但一旦成功,收益成效也大,关键还是要懂得经营方式,办事要有耐心和信心。”回想起这几年的“作田人”生活,刘德威感慨地说,付出的多,但收获也不少。
从签约承租田地开始,刘德威就进入忙碌的工作状态。由于田地是包产到户,刘德威必须与村民一户一户地签约。600多亩土地总共有几百个签约农户。针对每个签约对象,刘德威总是耐心解释,细心引导,让其明白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好处。
在刘德威的解说下,大部分农户表示理解并签约。少部分有疑虑的,刘德威就多次上门做工作,直至其解除了心中疑虑。一些出门在外的,刘德威就通过多种渠道与其取得联系。
“我们与农户都签订了30年的承租期,先预付了15年的租金,这虽然增加了我们的资金投入,但也增强了农户出租田地的信心。”刘德威说。
获得大面积成片的承租地后,刘德威就带领从附近几个村庄雇来的农户,投入到紧张的劳作中。由于大部分田地荒废已久,不适合作物成长,他们就对田地进行重新开垦,并采用生态方式对田地进行虫害防治、增强土地“肥力”,使田地能适合不同的作物生长要求。
“像这一大片玉米地,我们采用玉米与毛豆、水稻轮作的生产方式,较好地防治了病虫害,并增加了土地‘肥力’,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这是吸收了外地先进的生产经验。”刘德威说。
为了让田地能有更好的产值和效益,刘德威从福建平和引进了优质柚树和种植管理经验、从福建诏安引进大棚蔬菜种植管理经验、从广西南宁引进了优质春甜桔和种植管理经验。
如今,刘德威承租的田地有200多亩种植了优质蜜柚、100多亩种植春甜桔、230多亩种植大棚蔬菜,其余的种植焦柑等农作物,所有作物均施有机肥,实行生物防治病虫害,长势普遍良好。
“作物的健康成长需要靠辛勤劳作来实现。我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吃完饭后马上到田里巡查。600多亩田地每天至少要巡看两次。”刘德威说,因为“作物不会说话,生病了不会主动跟你讲”,好多问题都需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及早解决,才不会出大问题。
刘德威笑着说,如今因为常年在田间劳作,皮肤也越晒越黑了,但看到田里作物能健康顺利成长,心里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历经风霜初心不改
对刘德威来说,放弃原先较为舒适的建筑工程“老板”生活,如今日夜忙碌于田间,并不是最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现今农业生产依然得“靠天吃饭”带来的风险。
2015年冬至前一天,正当刘德威承租田里大棚蔬菜将要收获时,当天晚上寒潮来袭,出现了罕见的霜冻天气,所有蔬菜作物一夜间全被冻死,直接损失达100多万元,这对刚刚在农业生产上有所收获的刘德威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那天晚上,我和负责田间管理的刘生周就一直待在田间,看着手里的温度计度数一直往下降,直至零下摄氏度,作物逐渐冻死,但就是毫无办法,实在是一种‘回天无力’的感觉。”回想起那一晚的情景,刘德威仍感到心头沉重。
类似的情景发生在2016年9月21日,当天超强台风“鲇鱼”带来了狂风暴雨,刘德威他们在田间所搭建的大棚被强风掀翻,田中作物也全部被强风吹折吹散,甚至连根拔起,一下子使刘德威损失了70多万元。
接连的灾害损失使一些亲戚朋友承受不了,纷纷劝刘德威放弃农业经营,“干些较轻松风险小的活”。但刘德威在挫折面前并没有放弃投身农业的初心。
“在外地10多年,我看过了许多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成功例子,也看到了一些失败的例子,同时也认识了不少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朋友,这些都给了我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心。”刘德威说,从事农业生产会有风险,但关键还是要有耐心和信心,相信坚持下来终会有收获。
在刘德威的坚持下,2017年终于迎来“风调雨顺”的一年,最早种下的“三红”柚开始收获,而230多亩大棚蔬菜继续呈现供不应求状态,其他作物也长势良好。
“我们种植的‘黄金柚’今年将开始上市,这是目前市场上稀少的优良柚种,相信销路一定会很好,而100多亩春甜桔明年也将开始收获。”刘德威说,照这样下去,至今投入的600多万元成本很快就可以回收。
“今年我们建立300立方米的沼气池,将增加生猪养殖规模,增强作物有机肥料的供给,同时将再承租30亩田地,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刘德威信心满满地说。
让更多群众从中受惠
在刘德威雇用的村民中,刘凤今年63岁,属于年纪较大的,但原先务农的“根基”还在,干起活来手脚依然麻利。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会‘作田’了,我年纪大些,重活干不了,就干些采摘除草之类的轻活,每个月也能赚1000多元,给家里增加点经济收入。”刘凤说。
如今像刘凤这样长期固定帮刘德威种作田地的,有30多人,他们都是附近的农户,按劳动量大小,每人每天高的可拿120元,低的可拿70元。而当蔬菜采摘等繁忙季节,刘德威还从附近村民中雇用“临时工”,高峰期需60多个雇工一起劳作。
刘德威说,在福建平和等地,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高,能看到20、30岁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而在本地,如今很少有年轻人会务农。不过他雇用的村民大都是曾经长期干过农活的,因此干活效率也很高。
“雇用的都是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我们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工作时间自由掌握,能在自家门口田里干活,他们也比较乐意。”刘德威说,家庭困难的农户会优先雇用,目前30多个固定雇工中,就有10多户是经济困难户。
55岁的刘春华原先在附近陶瓷花纸厂上班,工作时间较长收入也不高。其儿子长期生病花去大笔医药费,儿媳离家出走,家中有孙子孙女,靠老夫妻俩打工赚钱苦苦支撑。如今刘春华成了刘德威的固定雇工,每月可赚2000多元,还可兼顾做家务活。她连声夸刘德威是“好老板”。
贫困户阿宁是个智障人士,如今他也是一个固定雇工,每天在其他村民的指引下,从事搬运等简单工作,每个月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
“一些困难户虽然不具有较好的劳作技能,但我们仍会优先雇用。”刘德威说,因为他返乡从事农业生产,除了想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乡亲利用良好的土地资源走上脱贫致富路。
饶洋镇委书记张永饶告诉记者,刘德威返乡搞农业集约化经营,不仅给乡村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还探索出一条扶贫新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典型意义。希望能有更多外出乡贤、有识之士回乡投资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