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浓:耕耘在大山深处的村普“孺子牛”
本帖链接:https://www.raoke.net/85510_1_1.shtml
在饶平县建饶镇,总会见到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白天不管烈日当空,还是倾盆大雨,有时骑着摩托车,有时陡步在大山深处,山高路陡的41个自然村田间地头,拜访村中长老,收集地情资料。晚上,挑灯夜战,撰写文稿。二个多月来,他凭着一份责任、一颗热心、一种毅力,出色完成了全镇41个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任务,共编纂图文并茂的调查文稿41篇13万字,成为大山深处的村普“孺子牛”。他就是建饶镇文化站站长张世浓。 勇挑担子 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是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5月,饶平县自然村普查启动后,建饶镇委书记詹纯良找来镇文化站站长张世浓,告诉他:“你是土生土长的文化人,你了解建饶,是“建饶通”,安排你负责普查工作,为建饶镇人民做件大好事”。面对如此重任,年近六旬的张世浓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毅然扛起了这副担子。 建饶镇位于饶北山区,有41个自然村,村落偏僻、历史上贫穷落后的山区没有什么达官贵人、文化古迹、碑刻、匾额等,要捕捉这一丁点的蛛丝马迹,在大山深处要做好自然村普查这项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县政府普查工作会议时,张世浓认真听讲、仔细作笔记,回家后对所发的资料逐字逐句的阅读,思考,结合建饶镇的特点想问题,找规律。有疑问及时询问上级普查办领导和相关专业人员,直到弄懂为止。就这样,张世浓凭着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普查员规范操作程序、填写表格和调查文稿的写作要求。 忍受伤痛 在普查工作中,最让人感动是张世浓忘我工作,轻伤不下火线。“我是一名普查员,但是我是为政府办事,我的一言一行都不能有损于政府的形象。领导交予我的任务,我就要认真负责地搞好。” 张世浓如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二个多月来,张世浓早出晚归,顶酷暑、冒风雨,两只脚都跑肿了,但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在炎炎夏日,在酷暑高温的考验下,张世浓身上的汗水打湿了普查表和路面,他毫不犹豫,始终奔波于普查工作的大山深处…… 6月初的一天傍晚,天刚下雨,张世浓顺路到黄村走访村民找族谱,在村里一段没有硬底化的路面拐弯处,摩托车滑倒了,脚腕划破了,鲜血直流,村书记刘文芝连忙劝说他:“摩托放我这里,我开车送你回去”,张世浓谢绝村书记好意,在村民们帮助下,在附近路边医疗站消毒简单上药后,忍痛坚持回家。脚腕浮肿,不能走动,他就在家里整理资料。三天后,他持着拐杖一瘸一拐又出现在普查路上。这次,他就近选择离家不远的村子…… 一丝不苟 自然村普查内容和有关表格纷繁复杂,包括自然村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沿革,文物遗址等。张世浓进村入户、田间地头找长老。一捕捉到有关地情线索,就穷追不舍。在石坛村普查时,有一位老者说祖祠“光裕堂”有独特的风俗,每年初一到十五要挂老祖画像,供子孙瞻仰。还说老祖古墓地重修前有三亩地面积,碑刻与众不同或许是有官职(族谱记载:清十三世祖君佐公修聀郎諡公明张公是朝庭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级别)?张世浓听后立即用摩托车载上85岁的老人到上城山墓地拍照,发给县博物馆邱馆长作鉴定。半天后回复:“是重修的没什么特殊价值”。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不厌其烦,接着继续走访深挖……在和里洞村听说清末出了个武秀才,张世浓翻动刻有“继昌公”的几百斤重的武石,拍照写传说。深坵村2006年特大自然灾害--山体滑坡事件,村民已搬迁,张世浓骑摩托车穿梭几十公里,到新丰镇扬康村等地查找2006年现场照片证据…… 挑灯夜战 “工作再苦再累,也不能往后退,要往前走”。普查中,张世浓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白天走村入户采集信息,晚上回来查阅相关资料,挑灯夜战。他在电脑里安装了智能手写板,编辑调查资料随文插图,遇到繁杂的编辑很费时,常常写着画着就熬到天将亮,遇到难题就去政府电脑室找年青的同志帮忙请教。从普查开始,张世浓从未休息一天,镇政府值夜班同志经常发现,张世浓办公桌旁放着饼干、方便面等速食食品。每个夜里,只见他正在里面聚精会神,一脸疲惫的整理普查资料。期间,有一次感冒严重,镇领导都劝他晚上好好休息一下,没想到一转眼他左手扎着针,右手高举着吊瓶又走进了办公室。只见他默默无声的坐到办公椅上,将吊瓶挂在墙上,用右手又开始撰写调查文稿……。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个多月来,建饶镇的41个自然村普查工作不仅高质量的完成,而且普查工作居全县前列。张世浓的工作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他却谦虚地说:“多亏县、镇普查办领导的耐心指导,多亏大家理解、支持,我只是为普查工作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说话时他的脸上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张世浓奔波于普查工作的大山深处) (张世浓在拍摄自然村外貌) (张世浓在田间地头拜访长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