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立遗嘱??童鞋们你们肿么看??
本帖链接:https://www.raoke.net/69415_1_1.shtml
广州去年近百位40岁以下青年立遗嘱(组图)
![]() 调查结果
![]() 调查结果
![]() 调查结果
![]() 调查结果
年纪轻轻应否立遗嘱? 赞成者称可保障亲人权益 反对者称身无长物何必多事 日前,某公益项目负责人陈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30多岁是立遗嘱的最佳时间。”此言论一出,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 有表示反对的网友称,30多岁的男人不少还没有子女,甚至部分还未婚,事业和个人财产都还未到达高峰,这时候就考虑遗嘱问题太早。而表示赞成的网友则说,想立遗嘱或需要时就会去立,不在乎自己是30岁还是80岁。 立遗嘱的最佳时间是多少岁?遗嘱又是为了保障谁的权益?根据本报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八成半受访者认为立遗嘱的最佳时间是40岁以后。采访报道:记者于梦江(北京) 记者陈庆辉(上海) 记者魏丽娜(广州) 记者胡岑岑(广州) 图表制作:刘赞文 数据支持:南方公证处、广州公证处
公益项目负责人称青年也应立遗嘱 根据国内某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年自然死亡的老人当中,立有正式遗嘱的不超过25%。因为没有遗嘱,哪怕是独生子女家庭,对遗产的继承毫无争议的,也往往会在继承的过程当中遇到很多的麻烦。 近日,国内某公益项目负责人陈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说,“30多岁是立遗嘱的最佳时间。”这言论一出,立刻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30多岁是一个人生命最为旺盛的时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立遗嘱呢?对此,陈凯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0多岁的青年人是立遗嘱的最好时间,这一观念是自己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的。自己有这个想法已经有好几年了,因为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中年人一旦去世没有立遗嘱导致家庭纠纷让家人陷入更加痛苦中的例子。 陈凯说,30多岁的青年人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也就是顶梁柱,立遗嘱能够避免自己发生意外时给家里带来矛盾纠纷。但从我国实际来看,立遗嘱的多数是老年人和病人,年轻的、健康的人立遗嘱的凤毛麟角。 陈凯认为,中国的传统是人情社会,从社会到家庭的管理工具,法制化都占比较少,但现在我国处在转型期,社会将越来越法制化,立遗嘱这种法制化的家庭管理工具也将逐渐走入每个人的家庭。他预计,未来十年左右,中国人立遗嘱者会达到3000万到一亿人。“遗嘱意识的增强,是法制化管理的结果,也是社会心理成熟的表现。” 陈凯提醒,现在许多人对立遗嘱存有误解,认为一辈子就只能立一份遗嘱,所以要在自己快死的时候去立。实际上,立遗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修改,以保证自己意愿的正常真实表达。
本报调查:三成受访者称无需立遗嘱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30多岁是立遗嘱的最佳时间”这一说法,表示赞同的受访者有30%,而对此说法持无所谓态度的受访者最多,占到45%。明确反对此说法的受访者仅有25%。 当被问及“觉得自己日后是否有立书面遗嘱的必要”时,3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以后没有立书面遗嘱的必要,而认为有必要写书面遗嘱的受访者则有35%。同时,认为未来是否立书面遗嘱需要看情况的受访者也占35%。 如果需要立遗嘱,在哪个年龄段立最合适呢?调查结果表明,70%的受访者认为50岁以上立遗嘱比较合适,其中赞成50~60岁立的有30%,赞成60岁以上再立的有40%。此外,认为30岁以下、30~40岁和40~50岁才是最佳立遗嘱时间的受访者分别占5%、10%和15%。 调查结果还表明,1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立遗嘱是为了保障父母的权益,10%的受访者则认为是为了保障配偶的权益。认为遗嘱是为了保障子女权益的受访者最多,达到40%。此外,有35%的受访者认为立遗嘱是为了保障子女、配偶和父母所有人的权益。 有意思的是,选择亲朋好友作为遗嘱见证人的受访者仅占15%,选择律师的则有20%。而公证处公证员最受信赖,有65%的受访者表示若自己立遗嘱会在公证处公证。
广州公证处: 去年20位30岁以下市民立遗嘱 记者从广州市公证处了解到,2013年该处共有近100份遗嘱的订立者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有20份的订立者年龄不到30岁,七成订立者为女性。 今年上半年,该处40岁以下遗嘱订立者在数量上变化不大,但是30岁以下订立者比去年略多,半年就已有10多份。但是,相对于该公证处一年几千份的遗嘱公证来说,40岁以下立遗嘱的所占比例很少。 记者从南方公证处了解到,因为订立遗嘱时公证员并不会问及更多原因,但是从工作经验来看,年轻人订立遗嘱时处置的财产大多数都是房产,特别是一些婚前购置的房子等不动产,不想让其他人插手对房子的处理,在遗嘱中写好自己的那份给谁给谁。此外,经常跨国、跨省做生意的人,可能对自己会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会未雨绸缪地订立遗嘱。 前日,本报记者还走访了上海市东方公证处,一位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就他们办理的业务来看,上海的年轻人办理遗嘱公证的不多。一位公证员告诉记者:“立遗嘱的年轻人全部都是已婚人士,而且都是经常出差或者旅行的,因为他们怕出意外。”另外一位上海市松江公证处的公证员则表示,她没有遇到过年轻人办理遗嘱公证。
律师:信托比遗嘱更可靠 广州博导聚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文聪表示,在他的从业经历中,很少遇到30岁左右订立遗嘱的例子,因为现在人们对身后如何处置财产的意识没有那么强烈。除非涉及离婚、重病等变故,为了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人们才会提前订立遗嘱。 北京中伦文德(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余树林律师则表示,他接触过的一个案件,一位41岁身家几十亿元的富豪突发车祸去世,因生前没有立遗嘱,产生了很多麻烦,给分布在各地的公司的管理带来困境。余律师认为,相对于一次性处分财产的遗嘱,一些资产比较雄厚的个人可以考虑以信托的方式处理个人财产,这样既可以合理避税。 现实中立了遗嘱后,离了婚组建新家庭,如果一方还没来得及改遗嘱就发生了意外,财产是否会判给已经离了婚的另一方呢?上海大学法学院张秀全教授表示,对于现任妻子,丈夫的婚前的财产可自由处置。如果丈夫在婚前就立了遗嘱,受益人写前妻的名字,那即使离了婚,其前妻还会是受益人。 广州案例:青年立遗嘱多与房产有关
案例一:身患重病将房屋份额留给女儿 几年前,刚30岁出头的李先生不幸患上癌症,病情日趋严重。李先生的父母与他的感情淡薄,生病了也极少探望,即使他的医药费很紧张了,也没有帮补过。 李先生与妻子名下有一套仍在贷款的房屋,由于父母的做法令他寒心,为免日后父母与妻女因继承的事情发生纠纷,他向公证处申请办理遗嘱公证,将自己占有的份额全部遗留给当时只有5岁多的女儿继承。
案例二:80后姐妹改遗嘱处置共有房产 记者从南方公证处了解到,近期有一对80后的姐妹俩做遗嘱公证,处置的财产是二人联名拥有的一套房产。几年前,二人就曾为此做过遗嘱公证,两姐妹将自己的一半产权互给对方。后来,因为一人结婚生子,二人将遗嘱进行修改,受益人改为刚出生的孩子。
赞成:把遗产留给最牵挂的人 上海30多岁的OL刘小姐:我认为遗嘱会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纠纷。我还没结婚,也没什么财产,没必要立遗嘱。但如果我有很多财产我会考虑立遗嘱的。 将近40岁的广州OL黄小姐:我能接受40岁左右立遗嘱。如果我立遗嘱,会优先考虑把遗产留给父母和孩子。配偶另外组织家庭是很正常的,所以还是给父母。老公现在对我的父母再好,法律上也没有义务要在我去世后继续赡养我的父母,而且以后他再组家庭,也兼顾不过来。 45岁的上海郑女士:我已经立了遗嘱,而且每年都会更新。因为人生不论哪个阶段,都会有其牵挂,如发生意外,也想把自己的东西留给最牵挂的人。如果我哪天因意外状况去世,却因为没安排好自己的财产归属而引起亲人的矛盾,会让人更遗憾!我不会给孩子留很多钱,够完成他们的学业即可。
不赞成:立遗嘱不如买保险
30多岁的上海飞行员汤先生:尽管飞机安全系数比其他交通工具高,但是从开始工作时,我就买了个人意外险,个人意外险基本没有收益,但我会每年买,受益人是我妻子,保险和遗嘱差不多。至于房产方面,即使不立遗嘱,也有法律规定如何处理。所以我没有考虑立遗嘱。 今年33岁的北京金融业者刘先生:“立遗嘱”这三个字从没有出现在我的字典里。我名下现在有两套房产,一辆汽车以及一些股票,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我真是出现意外,立遗嘱只是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划分,并不能保障家庭渡过失去经济支柱的难关。我给自己买了意外保险,受益人是妻子。我认为买保险是对家庭抵御风险的一种防范,至于立遗嘱,真的太早了。 北京90后富二代徐先生:尽管家里很有钱,我自己的名下也有几百万元的财产,但我即使到了30岁也不会立遗嘱。30岁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太幼稚了。我觉得如果30岁就立遗嘱的人,肯定是外面有小三、小四,立遗嘱是为了把财产留给她们。否则即使没有遗嘱,自己出了意外钱还是会归老婆和孩子。(原标题:广州去年近百青年立遗嘱)
童鞋们你们肿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