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交通闭塞县跨进高铁时代
本帖链接:https://www.raoke.net/56390_1_1.shtml
昨天,省内外的媒体受邀参加厦深铁路试运行体验采访活动。图为媒体记者在饶平站采访。
厦深高铁饶平站的宽敞站厅。
厦深高铁饶平站配套的地下通道和自动扶梯。
厦深高铁饶平站配套的进站公路。
核心提示
2013年12月,注定将被饶平县的历史所铭刻。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厦深高铁动车将穿越它的20个村庄,带领曾经交通闭塞的老苏区县,昂首跨进“高铁时代”,融入深圳、厦门等大城市的粤闽3小时生活圈。高铁物流商贸区的打造、借助高铁留住优秀人才、高铁时代的旅游商机、高铁带来的时空观念转变……饶平县踌躇满志,做好了抢抓高铁机遇的种种准备,而当地群众也期盼着高铁让幸福生活飞速跃升。本期深度报道,我们一起探营高铁饶平站,提前一窥全线最美站台的芳容,了解饶平县对未来高铁时代的新谋划,以及当地企业、群众的“高铁梦”。
高铁梦圆——
“省尾国角”变“黄金通道”高铁辐射——打造三大产业园区
饶平到深圳,两个小时;饶平到厦门,只有1个小时。千里之外的美景,转瞬之间便在眼前。随着月底首趟高铁动车通过饶平站,饶平县将融入深圳、厦门等大城市3小时生活圈,在交通、商贸、旅游、信息、人才等领域,全面跨进高铁时代。“饶平与发达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小,成为高速铁路上的重要节点,再也不是闭塞的山区县了。”饶平县副县长黄宝弟说,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领下,饶平县相关部门已做好准备,要抢抓机遇开启饶平高铁时代新生活。
高铁梦圆——
“省尾国角”变“黄金通道”
从饶平县上空俯瞰,厦深高铁饶平段自钱东镇开始,蜿蜒穿过该镇5个村庄,进入高堂镇的7个村庄,最后通过联饶镇的8个村庄,驶进福建诏安。饶平境内高铁轨道全长为24.61公里。饶平站设在高堂镇,是厦深高铁自厦门进入广东境内的首个站点。
饶平县地处广东沿海经济带最东段,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临海,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交通闭塞的“省尾国角”。饶平县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饶平县内连一个客运火车站都没有,村民们要乘坐火车必须搭车到汕头火车站坐车,出趟远门很不容易。
厦深高铁设立饶平站,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起自厦门通往深圳的厦深高铁,沿途串起惠州、鲘门、汕尾、葵潭、饶平、厦门等18个客运站。“厦深高铁的开通,将提升饶平县的交通地位,拉近饶平与发达城市的距离。”黄宝弟说,饶平将成为整条高速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不仅沟通了粤闽主要城市,还通过厦深高铁与浙、沪等地形成环形网络,变成潮州连接珠三角地区、浙闽地区的“黄金通道”。与此同时,该县还谋划结合潮州港的优势,建设疏港铁路与厦深高铁饶平段并轨,实现普通铁路与高铁的对接,最大限度发挥高铁的交通效用。
高铁辐射——
打造三大产业园区
路通财通。交通网络的飞速发展,最先带来的便是新的经济发展机遇。看好饶平高铁区未来的交通潜力,饶平县充分挖掘高铁的辐射带动力,结合本地陶瓷产业、水产养殖业等支柱产业,在高铁周围区域打造三大产业园区。
“饶平北部山区建一个陶瓷玻璃产业区,目前已经进入开发建设阶段。”黄宝弟告诉记者,在樟溪镇则要建设一个低碳产业园,眼下已有20多家企业申请进入该园区。而考虑到高铁快速运输的能力,以及当地土地具备价格优势的特点,饶平县还筹备在联饶镇上林高速路口附近建设物流区,发展仓储物流业。
除了打造这三大产业园区外,饶平县相关部门还打算借力高铁交通网络,引导当地产业发展市场建设。目前,该县的粤东水产品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而陶瓷、水产品、食品专业市场的建设正在加紧实施中。
高铁速度——
融入粤闽3小时旅游圈
借助高铁融入“粤闽3小时旅游圈”,早在厦深高铁建设初期就列入了饶平县的计划中。饶平县拥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颇具潜力的旅游目的地。然而,薄弱的交通条件制约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高铁动车穿越饶平县,将给当地旅游带来一场速度革命。原本由于交通不便,深圳到饶平要五个来钟头,厦门到饶平也要三个来钟头,对于这两地的旅客而言,这样的车程显得较长,旅途舒适度也不高,直接影响两地市民到饶平旅游的积极性。眼下,乘坐高铁来饶平出游,千里之外的美景转瞬即到眼前,交通瓶颈已被破解。
饶平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描述了高铁时代饶平旅游业的发展图景。一方面,饶平县将结合自身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粤东水产品市场附近开辟海鲜美食一条街,让来饶平的游客大啖鲜美的海鲜,为吃货们提供味蕾的享受。另一方,该县将对辖区内的青岚地质公园、海滨浴场等自然景观进行包装,发展休闲生态旅游,同时挖掘道韵楼等土楼文化,发展土楼文化游线路,提供品种多样的旅游产品。
高铁效应——
人才流信息流助力招商引资
在饶平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看来,厦深高铁对饶平县最深远的影响,是高速效应带来的观念转念。黄宝弟说,饶平县因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厦深高铁建成通车后,饶平县与厦门、深圳两大经济特区的时空距离大为缩小,成为高速列车上的重要节点,将带来人才、信息等的汇聚,为当地招商引资提供有利条件。
人才资源的匮乏是制约饶平县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别说是外地的大学生,就连饶平本地的学生外出读书后,都不愿意回到饶平发展,嫌弃这里是山区前景不好。”饶平县一名企业家向记者吐苦水。他说,不只大学生等优质人才难以留住,就连外地普工也很难招到,缺乏劳动力是许多当地企业头疼的问题。厦深高铁的开通,让这位企业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饶平站建设亮点
无柱站台全线最美
拆迁速度全线最快
12月12日,记者驱车前往高堂镇饶平站探营。车辆沿着宽阔平坦的进站大道,直接开到饶平站站前广场。广场尚未全部建成,站区则基本完成施工。饶平站外观富有岭南特色,主体为白色,屋顶是朱红色,颜色搭配清新显眼。
站区从左往右分为出站口、进站口和售票处三部分。进站口处,两台安检设备已到位,三个旅客入闸口处都设置有刷卡机器,想来以后旅客乘高铁需刷车票入站。记者从进站口直接走进站台,只觉得眼前一片开阔。四条铁轨静静地卧在站台下,整个站台采用无廊柱钢结构建设,少了柱子的遮挡,视野更为开阔。站台设有“1”号站台,和“2-3”号旅客站台两座,并配有自动扶梯方便旅客进出站台。“该站台是厦深全线唯一无柱站台,被誉为‘全线最美站台’。”饶平铁协办副主任黄映之自豪地说。
从出站口离开,记者走进售票处。该处设有三四个人工售票窗口,还有两台自动售票机和一台自动取票机。售票厅内上方屏幕滚动播放“饶平站欢迎您”的字样,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忙碌地进行准备工作。
据了解,饶平站占地467.2亩,站房总建筑面积3196平方米,车站最高聚集人数400人。其中配套进站公路为双向四车道的进站大道,全长3.63公里,按照一级公路的标准建设。规划中的站前广场总占地面积约750公顷,配套有公交站、汽车客运站、的士停车点和公共临时停车场。“在进站大道两侧将栽种木棉、金凤树、柳树等岭南特色植物,把站区装扮得更具地方特色。”饶平县副县长黄宝弟介绍说。
拆迁速度全线最快
厦深高铁主线饶平段征地1290亩,三个月就完成拆迁,成为全线最早完成拆迁任务的站点。“都说征地是除了计划生育外最难办的一件事,这么快就完成拆迁任务,真的不容易。”饶平铁协办副主任黄映之开玩笑地说,饶平站拆迁进展如此顺利,得益于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据他介绍,拆迁过程中遇到四个特殊构筑物,处理难度较大。其中,在联饶镇要拆掉一个有两三千只猪规模的猪场,而在钱东镇则必须拆迁一家大工厂和一个私人健身山庄,更难的是铁路穿过钱东镇田心村中间,必须将沿线40多户居民整体搬迁。“田心村的拆迁最难,我们和村干部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村民们也比较配合,总算及时完成了拆迁任务。”黄映之说。
在采访中,黄映之还讲到一个细节。因提前完成省道S222公路桥建设任务的需要,相关部门要尽快为铁路施工单位解决8亩临时用地的征地。考虑到拆迁时间紧迫,饶平县、镇、村三级干部到下饶村现场办公,仅用三天时间就交地。“钱还没到被拆迁村民手里,施工方就进场了。”黄映之说,当地群众、企业都期盼厦深高铁改变生活面貌,对全线的建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才让拆迁工作进展如此顺利。
新闻来源:潮州日报 饶客网整理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