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柏峻客家文化
本帖链接:https://www.raoke.net/33885_1_1.shtml
柏峻,这里虽是个小地方,四面环绕着绿树林荫。定位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饶平、大埔、平和、诏安四县接壤,是饶平的一个最偏僻的山区。总面积达 平方公里,却养育了8.3千多的民众(潮州统计人口统计2012),成为一个著名的建筑之乡。据2002年统计的数据,在侥平有60万位亿万富翁,属柏峻籍的就有几十个,绝大部分都是靠在外承包些建筑工程发家的。这里的建筑在远近驰名,那些别墅在乡村建筑中绝对是惊艳的,丝毫不比大城市的逊色。只是,建得越好看的房子其实更没人住的,那只能充当有钱人向父老乡亲展现自己财富的工具而已。柏峻的男人都是家庭的顶梁柱,经济来源基本都是靠在外做建筑工程;柏峻的女人大多秉承了中华传统女性的优良作风,在家相夫教子,基本上都不用外出工作的,一年的时节就是她们最忙碌的日子(嘿嘿,如果你觉得这种日子幸福的话,就嫁到柏峻来呀)。因为这里一点工业都没,所以污染很少,很多富人年老的时候宁愿放弃城市里优厚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来颐养天年。
柏峻,创乡于宋代,解放后设立柏峻村, 柏嵩村 现属潮州市饶平县上侥镇,柏峻片区有老楼 新楼 柏峻 湖洋科 山焦科 下科 盆前 下村 李屋科等个村近5.3千人。现在的柏嵩村归属潮州市饶平县上侥镇 解放前俩村以讨海为生到珠三角讨生活,改革开放前成为建筑之乡。名胜古迹有观音岽、公王爷宫、紫衣婷老爷宫 柏峻水库等。主要特产有蜜柚、柿子、茶叶 青梅、橄榄等 水产有碗鱼。
柏峻双忠古庙建于宋熙宁(1068---1077)年间,祀张巡、许远二公。乡人称为“大老爷宫”或“大宫”。古庙背靠龟屿,面向柏峻水库。立于观音庙前,则可见观音庙诸峰叠嶂,崔巍兀立,貌若盘上叠柑,自古传谓“大吉来朝,地灵人杰”。
据清光绪甲申年《侥平县志》载,宋熙宁年间,潮州府派军校钟英(侥平人)带贡入朝,道经睢阳,入双忠庙斋拜,乞赐灵佑,夜梦得神告,后殿匮中有十二神像及一铜辊,赐予带回。钟英按梦中所指,果于庙内后殿匮中,得十二神像和一铜辊。当夜乘船而归,拂晓便听到岸上潮语声,甚为惊异。原来已到潮阳之门辟(今侥平柏峻村),遂上岸,于门辟山麓创“二圣宫”,再沿榕江南岸回侥平柏峻,途经柏峻,,在屿脚蠔壳堆旁创“双忠古庙”。故有民谣曰:“一创二圣宫,二创蠔壳宫”。据清康熙四十六年《柏峻双忠古庙记》载,“县道经于斯也,所经之时异香佳气缭绕山屿,露结双庙二字于石上,乡人异之,谓为双灵所凭依,因而塑像立庙购产赡祭”。“盖自此始,自是时和年登,民康物阜,凡有虔祷悉响应弗爽”。乡民还相传,创庙之时,朝有露结双庙于石上,晚有蚊结双庙于夜幕,皆谓双忠显灵也。
柏峻龟屿,古为贼寇据点,常出没扰民,因忌惮古庙香火日旺,影响其立足,贼寇遂于康熙八年****古庙。至康熙四十六年,乡里贤达俊彦力倡重建,历时半载而告竣。古庙聿新,鸟革翬飞。时县令彭象升赠匾额,古庙犹添光彩,并据乡民列名佥呈申诉,判强人所侵占庙产神业重归古庙,准示勒石以杜势占,以保神业。
南国春来早。柏峻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农林与水产养殖并举,商贸同建筑施工俱兴。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百业俱兴。公元一九八二年岁次壬戌在原址重修古庙,恢宏旧制,画廊雕栋,美仑美奂。越六载,岁次戊辰,适逢景和年丰,政通人和,值屿西而重开游神庙会之风俗,于正月初十、十一举行盛大文艺游行队伍伴圣驾巡游古寨。之后,七社轮值,规模年盛。又越十二载,年值屿西,首复正月十二走老爷旧例。是时也,万众一心,盛况空前,物阜民康,百业兴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
盛世修文史,鉴史知兴替。国士无双,忠臣不贰,激励后昆,爱国爱乡。喜得山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物华天宝,振我乡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