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饶客网 返回首页

金诚玉雕工作室的个人空间 https://raoke.net/?4497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简要概括玉雕的雕刻技法

热度 1已有 1328 次阅读2013-3-27 09:47

阴刻线:指在玉器的表面琢磨出下凹的线段,有单阴线或两条并行的双刻阴线。汉代以前的阴线段大多极浮浅,由一段段短线连接而成,若断若续,这是砣具旋转轻起轻落形成的,一般称之为“入刀浅”、“跳刀”、“短阴刻线”。

勾彻:按设计的花纹勾出浅沟形凸起线条叫“勾”,也称阳线,商代时常用。把一边的线墙磨出一定的形体叫“彻”,西周时为单彻,即一面斜入刀,另一面为阴刻线,也产生阳文凸起的效果,俗称“一面坡”。

隐起:在线条或块面外廓略减起,形成隐约凸起,触之边棱不明显,红山文化即采用。

浮雕:利用减地方式,挖掉线纹或图象外廓的底子,造成线饰凸起的效果。良渚文化的玉琮、兽面眼、口、鼻即用浅浮雕。

高浮雕:挖削底面,形成立体图形,并加阴线纹塑形,始于战国,明清时流行。

圆雕:立体造型人物、立兽等,红山文化及商代玉器中经常出现此类的玉器。

活环:将玉料削琢成相连的活动环索,可延伸玉料的跨度,春秋时即已采用。

镂空雕:又称透雕,在穿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最早见于良渚文化镂空的玉冠状饰。镂空雕的程序是先在纹饰外廓等距的地方钻管打孔,再用线锯连接形成槽线。商代时镂空玉凤的镂空剖面很平滑,说明当时镂孔对接技术已非常娴熟。元代的镂雕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透雕的玉炉顶、荷花芦叶穿插多达三、四层,十分玲珑剔透。

花下压花:由多层透雕发展而来,所制玉器巧妙地以细密镂空纹饰为底纹,衬托表面半浮雕手法琢制的龙纹或花草造型,形成两层或三层有浮雕的装饰面。

打孔:红山文化时打孔的形式就很丰富,当时用竹木、皮革钻具,借助于中介水砂钻磨,硬度极低,造成孔洞口沿磨损,两面钻孔的对接不够准,孔径壁有条痕等。良渚文化打眼、穿孔的技术有所提高,玉琮的射径内壁均很光滑,先秦以前由于钻孔的工具原始,孔洞多呈马蹄形眼(单面钻)、蜂腰眼(对接孔洞)。战国以后使用铁钻头穿孔,形成整齐的管状。汉代时能钻制复杂的人字眼(如玉翁仲)、象鼻眼等。

底子:铲削后的器面、器壁,古代人制作玉器精益求精,纹饰底子也不惜工本,注意削平磨光,因而十分平整。

挖膛:琢制玉器内腹部技术,良渚文化时的高筒玉琮已显示出挖膛技巧的高超,清代的鼻烟壶制作更追求薄壁,使这一技术更趋娴熟。

抛光:分粗光、精光,战国以后的玉器很注重最后的抛光工序,使玉雕表面的晶莹润泽的玻璃光泽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剪影:所雕出的人物或动物采用正侧面剪影的手法,如同剪纸一样,抓住主要的特征,用熟练而准确的轮廓线勾勒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汉八刀:汉代独有,所雕玉器仅“八刀”即可形成,称之为汉八刀,如玉猪、玉蟑等。

跳刀:汉代独有,汉代阴线纹细如游丝,由许多短线连缀而成被称之为跳刀。虽若断若续但线条依然流畅,有的阴线还以极细微的圆圈陪衬。

俏色:利用玉料本身的不同的天然颜色,巧妙的琢刻成物体外表的肤色或器官,若能雕刻的恰如其分,则有巧夺天工之妙。俏色是玉雕工艺的一种艺术创造,不同于绘画、彩塑,也不同于雕漆、珐琅,它只能根据玉石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体"按料取材"、"依材施艺"进行创作,创作受料型、颜色变化等多种人力所不及的因素限制的,一件上佳俏色作品的创作难度是很大的,其价值也是很高的。

还有在前述技法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精细技法,如薄胎技艺、梁链技艺、镂空技艺等,在玉器行里有很多大师级水平的人才也不一定敢创作一些特殊工艺的作品,难度极大。无论薄胎还是梁链(实际上梁链技艺即涉及高超的镂空技法),在琢制中如果技术不精或稍有不慎,就可能崩裂出纹痕,也就大大降低整个作品的艺术价值,甚至会前功尽弃。险工能充分体现玉雕大师的胆识、技术和耐心。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 QQ

GMT+8, 2024-11-21 22:02 粤ICP备08022363号 粤公网安备 44512202000054号 www.raoke.net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值班电话:0768-8626153 手机:18933050310 QQ:6928802 饶平客家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