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专访书法家张守强
采访人:詹世钦(广东电视台)受访人:张守强采访时间:2013 年11月采访地点:饶客网背景介绍:一次偶然的媒体聚会,我认识了饶客网创始人詹荣富。处于大家对书法共同的爱好,我和饶客网创始人詹荣富于2013年11月拜访了饶北知名书法家张守强先生,通过简单的采访方式带您走进张守强先生成功的背后。詹世钦(广东电视台):请问张守强先生您毕业于何所高校?曾拜访过哪为书法家为师? 张守强:1958年毕业于饶平第四中学,次年考取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美术学院,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学费,后辍学,随家人务耕。之后也没有拜那位大师去学习书法。詹世钦(广东电视台):张守强先生,您是怎么走进书法殿堂的呢? 张守强:幼受祖訓,酷爱书法。临古代书法大家王羲之、怀素、孙过庭等等书贴,受名家书法薰陶,后专攻隶书。詹世钦(广东电视台):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往往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您出生于广东饶平,那里带给您记忆是怎么样的?张守强:艰难的生活,磨炼了我的意志。虽未完成学业,但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注重对前人书法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集众之长,克己之短,在实践中灵活巧妙的运用,精益求精。詹世钦(广东电视台):除去读书、练字,您是如何安排一天时间的呢?张守强:临摹和创作,因此每天基本没有太闲的时间,但也不会把自己安排的太满。有时也喜欢喝喝茶、会一会书法之友。书法需要静思,或者说是冥想。我以为,人需要思考,没有独处的时间,就没有了思考的空间,你说是吧?詹世钦(广东电视台):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您认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有哪些因素会限制住一个艺术家的才能?张守强:首先是综合素质,它是艺术的支撑;其次是技艺,我们不可否认技艺,技艺需要花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高度,技才能转化为艺,技不成熟便无法转化成艺,更何谈上升为道。中国艺术是沿着儒释道方向发展的,而西方艺术是沿着科学的方向向前发展的,我认为,作为艺术家,不应该排斥西方艺术,而应拓宽视野,善于借鉴,中国的艺术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我开玩笑说,心到手到的叫艺术家,心到手不到的叫鉴赏家,要当艺术家,就应找准自己的位置。詹世钦(广东电视台):您的身体和记忆力都如此的好,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张守强:这和我写书法有关吧,写字的时候是一个全身心的运动和锻炼,还有每天坚持早起,所以我的身体很好,至于记忆呢,是一种爱好吧,我喜欢的诗词就会过目不忘。我建议你们年轻人在学习的时候也是在兴趣中学习 。詹世钦(广东电视台):谢谢您的指点。张守强与(广东电视台)詹世钦合影题辞张守强与(广东电视台)詹世钦合影题辞时间匆匆,我们此次采访就此告一段落,让我们衷心祝愿张守强先生:“潇洒英姿今胜昔,明朝笔锋更有神。”也祝愿他老人家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喜欢张老师的隶书,向前辈学习。{:soso_e163:} 虽然看不懂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支持张老 {:soso_e142:}支持,等待艺术的精神值得学习 张老的隶书支持 正,不板滞;奇,不流怪;合乎情理,得其自然美,方为上乘。 谢谢分享! 酱油的人 :D 不错,好字 饶平人牛啊:lol 这字写得真是不错..厉害的狠 这是好事 老当益壮,精神可嘉!{:soso_e16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