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老湿 发表于 2013-5-18 10:48:38

细数潮州陶瓷历史

潮州,亦称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岭东首邑”的美誉。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著名侨乡、中国潮州菜之乡、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等众多城市名片。在这为数众多的名片中,“中国瓷都”、“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陶瓷出口基地”和“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等陶瓷类名片尤为显眼。

  潮州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区。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潮州先民就开始烧制陶器。潮州至今发现湘桥区陈桥村、池湖村、意溪海角山,庵埠梅林湖、金石石尾山和归湖神山共6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和少量的完整陶器,从这些陶片和陶器的特征看,它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部分陶器有许多相似之处。

  1974年在饶平县浮滨、联饶两地,出土了以长颈大口樽,对称穿孔壶、豆为主要特色的147件黑釉陶器,这类陶器至今仅见于粤东至闽西南一个相对大的区域范围内,但潮州境内出土的比较集中成套,其年代约于商代。为区别于同期南方几何印纹陶的文化类型,中国考古学界把这次出土文物命名为“浮滨文化类型”。1982年,在潮安县归湖二塘龟山又发现了500平方米左右的西汉印划纹硬陶遗址,漫山遍野暴露着大量陶片,有的地段甚至堆积层厚达30厘米,器形和纹饰多样,颇为精美。

  史料记载,潮州陶瓷的烧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1954年,在潮州市南北郊区,发现了唐代窑址4处窑灶35座,其中南郊洪厝埠3座,竹园墩5座;北郊窑上埔26座,北堤头1座。这四处唐代窑址出土的文物有日用青瓷、建筑材料和窑具匣钵3大类。日用青瓷胎质呈灰色或灰白色,胎坯较厚,火侯不高,质地较为粗松。釉色有青釉、青黄釉、酱褐釉3种,青黄釉数量较多,青釉较少,釉面一般均开片。器形有碗、碟、壶、杯、罐、盆、枕等。建筑材料则有砖、瓦当、板瓦、筒瓦4种。

  唐代潮州窑烧制的青瓷碗分两类,一类敞口圆饼足平底,或矮圈足,外壁一般施半截釉;另一类四花瓣口连着四条凸起直线伸向碗内底,玉壁形足或矮圈足,施满釉,足底有用泥丸垫烧留下的露胎痕迹,通常有火石红现象。这类碗造型美观、釉色晶莹,且有口径达30厘米左右的大器,其中一件潮州市博物馆珍藏的完整的四花瓣口大碗,被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誉为'唐代潮州窑的代表作',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藏品。

  潮州北郊窑上埔唐代窑址出土的一件青釉点褐彩直口平底盆,应是潮州彩瓷的鼻祖。浙江越窑、瓯窑和江西洪州窑晋代青瓷点褐彩技艺对唐代潮州窑点褐彩装饰,应有启迪作用。北郊北堤头唐代窑灶中出土的16件圆筒形凸边平底匣钵,说明唐代潮州窑开始使用匣钵装烧瓷器,以免瓷器表面被烟尘所污染,这种装烧技术在当时的广东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遥遥领先的。1981年,在泰国出土了唐代潮州窑生产的青釉四花瓣口碗,由此可以说唐代潮州窑开了潮州瓷器出口外销的先河。

  唐代潮州窑中至今尚未发现绝对年代的实物资料,但根据窑址出土的青釉平底碗、青釉平底碟、青釉四系罐与潮州笔架山唐代“仪凤四年”(公元679年)纪年墓和韶关唐代张九龄“开元廿九年”(公元741年)纪年墓出土的同类器物对比近似;莲花瓣瓦当也与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出土的基本相同,故唐代潮州窑的相对年代应在公元679年至741年之间,换言之,潮州烧制瓷器的历史距今约一千三百年。

  1922年,潮州城西羊皮岗曾出土过4件释迦牟尼塑像,塑像底座的四面都刻有铭文,一件为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两件为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一件为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施舍人为刘扶及其家属,4件铭文中都明确地刻着'潮州水东中窑甲'等字,最后又都有匠人'周明'的署名。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精美的青白釉浮雕莲瓣炉。这5件瓷器当年被挖战壕的国民党军队挖出来后卖给古董商,被带出香港,解放后,中国政府重金将其购回,现分别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广东省博物馆,均为国家珍贵一级文物藏品,一直被视为研究北宋潮州窑的至关重要的实物依据。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先生1955年首次来潮州笔架山窑调查时,发现窑址中出土青白瓷浮雕莲瓣炉残片数片,初步证实了水东窑的所在地和莲瓣炉的产地即潮州笔架山窑,因其地处韩江东岸,故北宋时称“水东窑”。后来,1972年在笔架山发掘窑址中出土刻有“周明”二字的塑像底座残片1块;1980年又在笔架山8号窑发掘出土“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刻款的塑像底座,从而为“水东窑”即笔架山窑找到了有力物证。

  潮州笔架山窑遗址范围北起猪头山,南至蟹山,在长达3公里的韩江东岸的山坡及山脚地带,满山遍野散布着无数瓷片与匣钵。上世纪50至80年代,广东省文博工作者多次调查发掘,共发掘清理了11条龙窑,出土了大量的瓷片和窑具。出土瓷片分白釉、青白釉、青釉和黑酱釉四大类,据统计,白釉占7.16%、青白釉占43.15%、青釉占25.64%、黑酱釉占12.61%,其它无釉器物和半成品占11.44%、基本是呈烧青白瓷为主的宋代窑场。青白瓷是景德镇匠师仿青白玉色质烧制的一个新品种,由于色调与青白玉非常接近,故有'假玉器'之称。青白瓷从问世后很快即为江南地区众多瓷窑所效仿,成为江南地区生产的重要品种。宋代潮州窑还能够烧制出釉色光亮润泽,一般不开片或是只有极细的鱼子纹片的白釉瓷器,在全国同期各窑中也是名列前茅,故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北宋政和年间潮州静乐禅院铸造的一口大铜钟(现悬挂于潮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内),铭文中就把潮州笔架山窑称为'白瓷窑',这种称呼一直流传至清代,载入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

  广东全省宋代瓷窑遗址在广州、潮州、惠州、佛山、南海、封开等16个县市都有发现,但以潮州窑范围最大,窑址最密集,笔架山窑号称“百窑村”,每当点火生产时,有“百窑相连薪火旺,东岸窑火映天红”的壮烈场面,除此之外,潮州的南郊洪厝埔和竹园墩,西郊的凤山,北郊的田东园、瓮片山、竹竿山、象鼻山都有宋代瓷窑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的瓷片和窑具。

  宋代潮州窑的完整瓷器在广东及邻近地区墓葬及古遗址极少出土,但在亚洲一些国家却出土不少,例如曰本福冈博多港,印尼爪哇海底、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巴博地区、伊拉克巴格达地区、还有海上陶瓷之路经过的海南省琼山县西行村和西排湾、陵水县海滩、西沙群岛等地都相继发现宋代潮州窑的产品,由此可证实宋代潮州窑是专烧外销瓷的瓷窑,它是中国瓷器大量外销之后,应运而起的众多瓷窑之一。宋代潮州瓷器中也反映了一些外来影响,凤头壶是其中的一例。唐代盛行于北方的凤头壶,接受了波斯金属鸟形壶的形制,但赋予我国传统风格的凤头的形象,创烧了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凤头壶。北宋笔架山窑发现不少凤头壶残器,凤头均基本完整,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潮州市博物馆均有收藏,故宫收藏的两件中一件很大、凤头饱满,十分罕见。

  宋代潮州窑出土物以碗、盘、碟、杯等圆器数量最多,各种形式的执壶次之,此外,瓶、炉、罐、盂等器又次之,还有少量的人物塑像与小件动物捏塑。最具特色的是壶、炉等器物,壶式比较丰富,文物中以瓜棱形腹的执壶残片较多,喇叭形口,颈较长,壶流细长,还保留着金银壶的遗风,给人以秀美的感觉。北宋笔架山窑有一种麻姑进酒壶,模印成形为主,辅以雕塑装饰,以麻姑进酒像为壶体,麻姑头戴莲瓣形冠,头顶挖一圆孔作壶口,右手托一温碗注子,以注子之流为壶流,麻姑身后安扁条状弧形把,除麻姑眉、眼、唇及头发露胎呈火石红色外,余通体施青白釉,晶莹见影,麻姑进酒壶造型别致巧妙,壶中有壶,寓意深长。笔架山窑麻姑进酒壶,潮州市博物馆有珍藏;曰本福冈县博多遗址也曾出土,现收藏于福冈宗像部。

  北宋笔架山窑还有一种鱼形壶,除壶口、颈、流、柄外,整个壶身为鱼形,鱼鳃、鳞、鳍、尾等均以模印的手法予以表现,出土的鱼形壶除一件为青白釉外,还有365件未施釉的半成品,鱼形壶在唐代全国已较流行,唐三彩、越窑青瓷以及五代白瓷鱼形壶均有出土,而宋代鱼形壶则全国少见,但潮州笔架山窑出土数量多达360多件,可见当时产量很大,反映了宋代鱼形壶的演变形式,极具研究价值。

  宋代潮州窑器物造形与装饰技法种类较多,青白釉器物装饰主要为刻花,划花与篦划3种,有的用尖状工具在盘、碗的内壁划花,讲求对称,也有随心所欲地划出不可名状的线条,虽然看不出题材内容,但流畅的线条弥补了这一缺欠,仍然使你感到抽象美。刻花的标本较多在盘的内壁刻出四或五瓣双勾线叶纹。在壶、瓶、罐、碗等器物上多是划花与篦划纹两者并用,划花线条纤细而流利,篦划纹短而直的多,弯曲状的少,与福建地区的青白瓷明显不同。北宋笔架山窑生产的释迦牟尼像在头发、眉、眼、胡须等部位均敷以黑褐彩,使塑像增添了真实感,这种技法纵向可以说是对唐代潮州窑青瓷点褐彩技法的继承和发扬,横向可以说是与同期江西景德镇窑和南丰窑互相学习的结果。

  据调查,潮州至今发现元代末期至明代初期瓷窑两处,分别是潮安县的赤凤杨桃坑窑和归湖碗窑,规模都较小,延烧时间较短。杨桃坑窑,器物胎骨灰白,比较坚致,釉有白、月白、青白、青秋和青黄诸色,开冰裂纹片。器形有碗、盘、碟等。矮圈足,足边留有旋削痕迹,内外底心有乳钉突起,叠烧、器内底和足部四周露胎。碗窑器物灰色胎,比较坚致,釉有月白、酱黄两色,开冰裂纹,脱釉现象较为严重。器形只有碗一种,也是矮圈足,足边留有旋削良迹,内外底心有乳钉突起、叠烧、器内底和足底四周露胎。

  潮州市饶平县九村窑是一处元末直至民国的瓷窑,其创烧距今已约有650年的历史。元末至明嘉靖年间生产青白瓷、青瓷,明嘉靖前后转产青花瓷直至民国主要生产碗、盘、碟、杯、汤匙、小瓶等日用瓷,除供本地使用外,大都运销东南亚各地。根据1943年地方志记载,饶平九村瓷器年产值约70万~100万元。

  据了解,枫溪窑烧制瓷器的历史大概始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约450年。根据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的《西厢陶工碑》记载,枫溪窑所在的西厢下社枫溪、池湖、古板头、蔡西陇四村乡民需负担供应省属驻潮州的察院行署、潮州总兵署、榷盐厂、海阳布政分司、按察分司及潮州府、海阳县各个衙门办公和日常生活用瓷、春秋二祭包括祭文庙、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城隍庙等的祭祀用瓷和军务、考校所需的瓷器,由此可见枫溪窑当年生产瓷器的规模以及品种、质量都应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广东省博物馆珍藏有明代枫溪窑的优秀作品白釉观音立像和白釉堆贴花瓜形壶,均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珍品。

  枫溪窑在明代晚期在生产和技艺均呈高峰状态,至清康熙年间,枫溪陶瓷商约有30多家,从业人数100余人,生产日用瓷为主,有部分产品仿制热销的广州薄胎瓷,被称为“广窑瓷”。清末同治年间枫溪“和记”新创动物玩具瓷。1915年后的数年中发展较快,瓷窑增至27条,全业产值约40多万白洋,并大量从曰本进口釉下彩(俗称大窑彩)的青花等颜料,发展釉下青花等彩瓷器,在抗日战争前的1929年至1936年是枫溪窑生产的又一高峰期,陶瓷商增至100余家。从业工人2000余人,全行业年烧800多窑,产值300多万元。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内外对瓷器的需求剧增,枫溪窑也应运大为发展,1947年枫溪的陶瓷商更扩充至370多家,从业人数达4000人左右,全年烧2300窑左右,年产值403万元。民国时期枫溪窑产品以日用瓷为主,除本地使用,并内销广州、上海、台湾等地,出口东南亚,其通花瓶、堆贴花台灯座等特色产品还远销欧美。

詹晓雨 发表于 2013-5-18 12:13:56

沙发吧!太长的文字,看了眼睛痛

来自凤岗堂 发表于 2013-5-18 12:17:08

没看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数潮州陶瓷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