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芝会议 红色记忆》四十一、起义军伤员与饶平十四团
本帖最后由 一一唐民 于 2018-11-11 00:02 编辑四十一、起义军伤员与饶平十四团
1927年10月15日、中共广东省委发出关于组建工农革命军的指示,指出:“‘工农革命军’应有拼死绝不反悔的决心,尽死力发动农民武装起来争夺土地与政权,大杀土豪劣绅,在行动中公开宣传党的主张——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10月下旬,中共饶平县委在上饶祠西东屋坷庵(游凤岗村慈慧庵)召开会议,传达省委指示精神,分析形势和总结南昌起义军在潮汕失败后的革命斗争经验,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有一支自己的武装队伍。决定以上饶农民自卫军大队为基础,调整和充实一批武装骨干,组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简称饶平十四团)。 十四团战士都是从饶北各乡的农军队伍里挑选出来的精英,各乡农军踊跃报名参加,当时也有进行简单的体检,择优录取。
10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饶平县的“第一次招兵体检”活动在石井乡举行了。来自双善、康贝、茂芝、石井、二祠、水口、九村、新丰各乡的农军人员集中到石井乡埔下楼,由起义军留饶的军事教官作目测考核,当时提出五项规定:“老弱幼小者不取,四肢缺损者不取,语言不清者不取,有传染病者不取,嗜酒好赌者不取”。 一般有斗争经验的农军人员都能够顺利通过考核,挑选了一批青壮勇士,在原有上饶区农民自卫军大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充实。考虑到武器装备和部队给养问题,暂时只限定为150人左右。
经县委研究后,决定把十四团团部设在上饶祠西塘背祠堂(今饶洋镇祠西小学内“孝思堂”)。全团约150人,有步枪90支(另有说法130支),子弹两千多发。团长张碧光,参谋长余肇辉,由起义军留饶伤员郭秩辉等人作军事教官。暂设二个连,一连连长邱达川,二连连长刘拾,二连三排排长刘荡(铜),班长刘龙藩,班长刘曾。战士刘兴浅、詹吉陈、詹要、詹吉、詹显三、詹世交、詹籍任、邱客、许学波等。 据老红军回忆:10月底,在下祠堂(“孝思堂”)成立十四团之时,全团一百多人合影留念。然后摆上一百多个碗,杀鸡血配酒,一百多人共饮鸡血酒,以示生死与共革命到底。在那革命初期的年代,毕竟是农民军挑选出来的人员,未免带有忠肝义胆的江湖习气,情有可原。很多事情都未能一下完善,例如:十四团建立初期,仍用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随后逐步完善,按广东省委指示改用镰刀斧头红旗,11月在下祠堂面前树起了饶平县第一面“镰刀斧头红旗”。 1928年1月14日,县委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由杜式哲兼任十四团党代表,赖释然任参谋长,余肇辉任秘书长,刘瑞光任交通长,汉中任救护长。此时,留饶疗伤的起义军伤员均已康复,县委把他们安排到十四团任职,郭秩辉改任副团长,洪范任军事教官,汤家臻任副秘书长,盘连声任军械长,益强任军需长,刘振光任侦察长,唐厚甫任副侦察长,鲁会照为战士。十四团全力支援抗租抗债暴动,深受群众拥护。
十四团组建之后,饶平农民自卫军改名为赤卫队,饶北红色区域的赤卫队人数约有三千人。饶平县委发给每位赤卫队员一条红领巾(仿效南昌起义军风范),一个列宁像章(铜质),一个饶平县农民协会会员证章(铜质),一个赤卫队红袖章(客家人称作:红袖圈)。四件革命物品佩戴起来威风凛凛,熟人偶遇、判若两人。各乡赤卫队配合十四团发起抗租抗债的年关暴动。各乡的地主豪绅甚感不安,乘机挑起姓氏乡界斗争。
1928年1月,各乡的地主民团树起“白旗”公开与赤色乡村对抗,饶北形成了红白战争的复杂局面。大小战不断,日日有枪声。 1928年1月23日(农历正月初一)清晨,国民党军警几百人突袭大陂楼县委,时因县委干部和十四团人员回各乡过年了,仅留詹要一人看守县委。詹要(1903—1928)大陂楼人,农会员,他发现敌军进入泰熙楼后,急忙爬上房顶开枪还击,因敌众我寡,詹要被击中大腿从房顶掉落。白军没收了县委的镰刀斧头红旗和革命宣传品,然后雇本地农民将詹要抬往饶城。詹要受尽酷刑也没供出赤卫队花名册,几天后死于获中。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六),饶平县长毛琦纠集地主民团一千多人进剿上饶红色根据地。水口首当其冲,十四团带领赤卫队在羊子岭各处迎击白军,十四团连长邱达川和邱麦负伤。因敌强我弱,为了保存实力,杜式哲和张碧光带领十四团撤退至西岩山。 下午3时,白军攻陷葵坑口村,烧毁房屋七十多间。然后直扑大陂楼县委,泰熙楼非常坚固强攻不开,白军进入元升楼(大陂楼新楼),放火烧毁元升楼一角并楼巷合共四十多间民房。抢去牲畜财物无数。 与此同时,白军派出一路人马到石井埔下楼追捕县、区干部,追至简屋未发现,又追往刘金丹的家乡中先村,又一无所获。其实刘拾和刘操、刘野护卫着县委干部詹前锋、刘金丹、林逸响等人并未走远,就藏在简屋祠堂(光裕堂)里面,趁白军追往中先村之机,迅速撤退往老楼子走了。 白军抓不到人又回到埔下楼,因朱德在埔下楼发表过“工农学兵动员令”,又因埔下楼曾经“窝藏南昌兵变之叛军伤员”,毛琦亲自下令指使民团点火烧屋,埔下楼共有四十多间民房被焚毁,中先村和埔下楼各被劫去财物一批。九村的赤色乡村也遭烧劫。 次日(正月初七),毛琦又派兵到葵坑口抓捕赤卫队员邱逢等十二人,勒索赎金三千六百块光洋后释放。 1928年2月,县委鉴于饶北红色乡村陷落,粮饷困难,决定将十四团暂行解散分头隐蔽,饶平的革命斗争越来越艰苦复杂,起义军留饶的军事骨干郭秩辉、洪范等人相继离开饶平寻找部队而去。
饶平十四团仅仅存在三个多月,起义军伤员留饶时间也不长,但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饶平革命者,坚持武装斗争直至胜利。 据《饶平县志大事记》载:“饶平第一支工农武装——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在上饶祠西成立”。据《饶平革命老区资料汇编》一书,其中《二祠革命斗争简介》文中写到:“县委决定以上饶区农军大队为基础,建立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团长张碧光,团部设在下祠塘背祠堂”。 十四团团部旧址在上饶祠西塘背祠堂确凿无疑。今有个别人乱说:“十四团团部旧址在上饶镇康东下田楼袁氏祠堂”。殊不知民国之上饶区包含整个饶北客区,非今之上饶镇也。上饶区祠西乡,即今饶洋镇八瓜洋村。塘背祠堂即今祠西小学内“孝思堂”,俗称下祠堂。敬仰先烈,匡护史实。 (注:据老红军刘万士同志回忆资料,县委发给每位赤卫队员四件革命物品:红领巾、红袖圈、饶平县农民协会会员证章、列宁像章。)
—————《茂芝会议 红色记忆》共有四十五篇,作者刘汤明独家授权在饶客网(和饶客网微信公众号)连载发表,著作权属刘汤明所有,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尊重原创,剽窃可耻。作者刘汤明手机13829042887,欢迎学术交流。
好事的! 好事的!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带领起义军南下广东潮汕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朱德军长奉命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3000多人,在广东大埔三河坝分兵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南下。
10月1日,朱德军长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指挥部队,扼守三河坝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
10月4日凌晨,朱德率起义军乘着浓雾撤出三河坝战场,向百侯转移。从战场撤离的起义军横渡梅潭河,翻山越岭,途经五丰、密坑、禁山岗、河头进人湖寮圩再经黎家坪、宜坪、曲滩行程30多公里抵达百侯侯南村。起义军部队在百侯休整了一天。朱德等领导人被安排住在百侯中学(即当时侯南村市戈坪杨氏宗祠)内。有人说,朱德在百侯作了巧妙的安排:一是假装部队要在百侯宿营,而暗中要求部队作好急行军的准备;二是亲自找百侯中学杨老师画一张从百侯到福建平和象湖山的地图,并故意将假军事意图泄露出去,迷惑敌人。到了深夜,朱德率起义军悄悄地离开百侯,奔向饶平。
10月5日凌晨,朱德(陈毅、李硕勋、周士第、毛泽覃、粟裕、赵镕等)率领南昌起义军从大埔百侯到达饶平永善村,下午进驻南阳楼、塘横子和善庆堂等,晚饭后在楼墩和大山脚下休整。深夜,起义军兵分两路从永善村的古驿道经过大木凹村前往茂芝,以便汇合潮汕主力部队,没想到主力部队已在潮汕失败,领导机关解散,与朱德汇合后进驻茂芝。
10月7日上午, 当时已是弹尽粮绝,部队人心涣散,有些指挥员产生动摇,有的主张解散。南昌起义幸存部队已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时朱德军长挺身而出,朱德说:“队伍不能散,主力打散了,但我们不能散,我们还有人、还有枪,有人、有枪就有办法”。朱德军长在茂芝全德组织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军事会议,作出穿山西进、直奔湘南正确的决策,史称“茂芝会议”。10月7日下午,南昌起义军在朱德率领下从麒麟岭古驿道奔向井岗山,开启新征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