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系列5---------邪(钓)蚧子
本帖链接:https://www.raoke.net/68177_1_1.shtml
阳春三月,水稻刚刚种下,田野里一片汪洋。这时正好是蚧子交配的好时机。到了晚上,蚧子哇哇叫春,求配偶的叫声彻夜不停。诗人写道:“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从这时候开始。这时开始孩子们都多一件事——邪(钓)蚧子。当然这事不能没有我。我拿一条筷子头粗的铁丝,用钳子把它弯成大碗口大小的圆,末端卷成约十厘米长的手柄,并剪出一块油纸做袋。我通常的袋子做成下宽上窄,深度达约四十厘米。这样蚧子就不会跳出来,用线缝好,做了一个蚧子袋。取一根手指粗的竹竿,长约一米,在末端系上线,线长一般比竹竿长二三十厘米。这样就做成了邪(钓)蚧子的工具了。 下午四点多放学回家,喝一碗冷粥或吃一个冷番薯,拿起工具就去邪(钓)蚧子。到了田头,拿一番薯叶卷成圆柱状系在绳上,像一条虫子一样,放到草丛里上下抖动,蚧子就会认为是昆虫,跳出来一口就咬上了。此时我顺手提起来,熟练地把蚧子放进袋子里。吊到第一只蚧子,抓出来用绳子把蚧子的一只臂割下来系在线上,这条臂就可以吊一个下午了。 蚧子一般在草丛里或石洞里藏着,你就在这些地方附件上下抖动,使蚧子臂上下跳跃,蚧子都会跑出来吃,只要给它吃上,十有八九都是进袋。一个下午下来能带半袋蚧子回家。 野外什么情况都有。有时田泥蛇或是老鼠也来吃,好多次邪(钓)到老鼠。老鼠被邪(钓)进袋子我马上把袋口拧紧,这时的老鼠四处窜,乱咬蚧子,蚧子被咬得吱吱叫。我顺手把袋子放平在地上,用石块把它砸死了带回家炒着吃也是美味。 有一次在池塘边邪(钓)蚧子。看见水下鱼儿在游动,就好奇地把邪(钓)蚧子的绳子放进水中,试试鱼儿会不会吃。不出所料,刚放下,一股很很强的力量拖动,鱼真的来吃了,我用力一拉,当然鱼没拉上来,蚧子臂没了。于是我灵机一动。一个想法在心中形成,那就是偷吊鱼应该不错。 我选择了一个下大雨的天气,用强度很大的尼龙线装上了鱼钩,把蚧子臂装在鱼钩上,假装邪(钓)蚧子,把鱼钩沉入池塘的水中,一条两三斤的草鱼上钩了。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拉了上来,装进代子里拿回家去,当时大人就质问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鱼那里来的?因为天下大雨,我就说在水沟里抓到的。当时下大雨的时候常有鱼跑到水沟里来,我以前天天打田鸟的,什么都抓过,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怀疑。平生也就那一次偷钓鱼,以后再也没有了。我自己知道勤打铁肯定会火烧寮,坏事只能做一次。 到了夏天常常四点多出去到七点多才回来,半袋蚧子拿回来。别人邪(钓)蚧子都是拿去喂鸡、鸭、猪等。我除了喂鸡、鸭、猪等 ,还留一部分用开水烫死了,再用针挑去蚧子的肚肠,在大锅里油炸了,作为三餐的配料,是当时一种很好的蛋白质来源,开胃! 从阳春三月到落叶的晚秋,基本天天下午都戴着太阳出去,披着星星回来。从六七岁开始前后十多年的孩童生活,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