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客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0|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江堰

[复制链接]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微信扫一扫,下载APP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1楼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18: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客家好友,享用更多网站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饶客网。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或者 用QQ帐号登录

x
都江堰

本帖链接:https://www.raoke.net/32728_1_1.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沙发2楼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18:54 | 只看该作者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板凳3楼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19:50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地板4楼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20:18 | 只看该作者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5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21:19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6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21:48 | 只看该作者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7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23:01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8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24:12 | 只看该作者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9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25:26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0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26:19 | 只看该作者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1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27:40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2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28:49 | 只看该作者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3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30:26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4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31:05 | 只看该作者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5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32:26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6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32:43 | 只看该作者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7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34:05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8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34:29 | 只看该作者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传说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服恶龙,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19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35:44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88

主题

5478

帖子

3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饶客记者勋章

20
 楼主| 刘镇定 发表于 2012-12-10 18:38:38 | 只看该作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 QQ

GMT+8, 2024-6-28 15:28 粤ICP备08022363号 粤公网安备 44512202000054号 www.raoke.net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值班电话:0768-8626153 手机:18933050310 QQ:6928802 饶平客家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