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土樓圓寨建築
本帖链接:https://www.raoke.net/1140_1_1.shtml
土樓圓寨建築年代不同,最古老的要數饒宗樓,該樓建于明朝初期。這些樓寨建築風格各異,多數是圓形,也有正方形、長方形、八角形或橢圓形,五花八門,各有特色,圍牆均有丈許厚,大部分是黃泥土夯成,所以統稱爲土樓,高有二層、三層、四層。樓的大小不一,只設一道門可出入,門內有重門,以前如遇匪亂械鬥或獸害,遂即閉上樓門,可保安全,圍樓內住的是同一姓氏爲多,普遍是人畜混居。“雞犬之聲相聞”,“共井之飲”。
饒平古寨樓群比較集中有三處:一是上善鎮永善村(4個),二是饒洋鎮赤棠村(7個),三是上善鎮鴨母坑村(3個)。土樓中以三饒鎮南聯村的道韻樓、上饒鎮馬坑村的鎮福樓、上善鎮永善村的南陽樓、饒洋鎮赤棠村的新彩樓、新豐鎮豐聯樓仔村的潤豐樓等最爲有名。這五處土樓是廣東省政府批准的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道韻樓最大,周長328米,內切圓直徑101.2米,有正房56間,角房16間,曾居住600多人。建于明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道韻樓”石匾,爲明南京禮部尚書黃錦(字孚元)所題。八卦造型,三環屋構成“八卦”爻畫,樓埕左右兩眼公用井,有如太極之兩儀(俗稱“陰陽魚”);樓牆高11.5米,三層半,底層牆厚1.6米,黃土夯築;牆基僅墊二層青磚,數百年不傾倒;固桷用竹釘,不鏽脫;私用井30眼,部分設於兩戶界牆之下;設槍眼、炮口如城堡式;樓門頂設注水暗涵,防燒樓門;樓內設陰涵陽溝,積水瞬息排盡;有防兵亂、防鄉鬥、防盜賊、防獸害、防乾旱、防火災、防寒暑、防地震等八防作用。顯得十分奧秘。屋內雕梁畫棟。倒吊蓮花、壁聯、壁畫、泥塑、窗櫺、欄杆等裝飾,除美觀外,有藝術、文物考古價值。 道韻樓,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結構奇特,造型美妙,是古建築之瑰寶。樓以“古、大、奇、美”之特色,招引衆多海外專家、學者和遊客,前來參觀考察,專家們認爲:該樓在考古、科研、藝術等方面,具有很高研究價值。譽爲千古奇絕、民族建築之花。 饒平最大的土樓是上饒馬坑的「鎮福樓」,高四層,樓內有60間大房,外圍直徑120公尺,總面積約1.13萬平方公尺,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最大的客家土樓。三饒鎮南聯村的「道韻樓」俗稱大樓,以“古、大、奇”而聞名,樓內房屋分3進,共深29公尺,後進為3層高樓,周長328公尺、高11.5公尺、牆厚1.6公尺、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有400多年歷史,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饒平最晚的圍屋爲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饒平二善的許氏「潮源樓」,也是目前粵東最晚建的「土樓」。 饒平土樓和其他地方土樓不同,大多中間不設祠堂,因為每一姓都有很多座土樓,所以各姓另外選風水建平房式的祠堂。饒平「鎮福樓」、「道韻樓」都比永定號稱“土樓王”的「承啟樓」建築面積5376.17平方公尺,及永定號稱“最大的圓樓”「深遠樓」直徑80公尺,都大的多很多。 饒平的樓寨建築,最早屬建於明初新光的饒宗樓,當時“未有饒平縣,先有饒宗樓”之說。嘉靖間始有石井的龍宗樓、慶陽樓之建;萬歷時有東山的朝陽樓、三饒的道韻樓和浮山的霞光樓之形成。清康熙五年坑邊的砥桂樓,及至乾、嘉時期,建樓風氣最爲興盛,清末同治時各地相繼仿造。據近年初步調查,全縣(不包括鳳凰山區)共建有樓寨677幢之多,饒北客區約占300幢。 饒平樓寨最大的有三幢:一、東山鄉潮教村的朝陽樓,是明萬曆年(西元1513年)建,直徑長200米,彎形兩端長300米,占地22畝,建築面積15318平方米,樓分110間,樓房上下左右相通,形成連環通寨,三進堂屋,中間有二個小天井,圍樓半圓形,並設東、南、北三個大門。樓基夯三合土,高3米,寬2米,蟹形狀建築。二、三饒鎮南聯村的道韻樓,明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建,土木結構,八角形狀,周長328米,樓內埕周長135米,分有正房56間,角房16間,三層,高11.5米,屋深29米,圍牆厚1.6米,樓內各家有飲水井36口,寨埕兩側有兩口公用井。三、上饒鎮馬坑的鎮福樓,高4層,分有60間,週邊直徑120米,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圍牆厚丈許,以泥土夯成,是山區最大的土樓之一。 樓寨最小的有上饒蔡仔角四方樓,石北的貴子坑樓等,規模小的僅15米,分五、六間房,一層平房,要住幾戶人家。 建築奇特的有陳坑的聽捷樓,是明崇禎十七年建,樓高三層,形八隅,仿36宮都,是春之遺意。清代該樓衍派子孫有九名登進士及第,故有“八角九進士”之美稱。還有陳坑棠廈樓,清代建,高3層半,樓上各層設有走馬棚、間間可相通行。 全國最大的客家土樓——道韻樓 年逾400多年歷史的族居土樓———道韻樓以“古、大、奇”而名聞海內外。據稱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道韻樓俗稱大樓,周長328米、高11.5米、牆厚1.6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它有別于贛南、閩西北的正方形或矩形為平方佈局的客家圍屋,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樓內最多時曾居住600餘人,而今仍有160多人在此安居。樓內房屋分3進,共深29米,後進為3層高樓。 饒平土寨樓 饒平上善許氏啓明樓(圓圍樓) 饒平饒洋藍氏泰華樓(橢圓樓)
|